2025年8月20日 星期三

再論骨頭、肌肉與筋膜系統之Internal Work練習

 最近暑期開始又帶著學員們複習骨頭系統的練習,開始更深入的了解這些練習的道理所在。先稍微說明我們在練習前是如何慢慢地進到覺知打開的狀態。首先我們先閉眼走路,學習感知自己身上的Tension(緊張),試著將它慢慢地放掉,有意識的覺知自己在碰到牆壁時,身體的變化,可能會開始有些緊張,臉部與肩膀的肌肉可能感受到不太一樣,去放鬆這些部位。還記得以前閉眼走路時,通常如果感受到牆壁,就會直接轉身,避過牆壁,而我希望學員在練習的時候,可以去真的碰觸到牆壁後身體沿著牆壁移到其他方向。原因是,試著這身體得到最大的放鬆,最柔軟的狀態,而不是感受到有牆壁就應該避開,身體在最舒服的狀態,應該不會害怕任何的接觸。就算與牆壁碰撞都要能感受到是舒服的,這才真正地把覺知打開。當然過程中也不能忘記呼吸,持續的在呼吸中慢慢地移動自己,確保你的全身都有呼吸的保護或著說是彈性,像是氣球一樣。

這是一個把身體和心靜下來的練習,沒有恐懼,只有每一個當下,去感受每一個當下的呼吸與身體的應對,到底有沒有緊張,感受到就去放鬆,用呼吸去放掉那個緊張。

覺得差不多打開覺知後,可以拿著一根棍子,去感受到棍子的堅硬與重量,讓棍子跟你一起走路。為什麼要用棍子,因為棍子給我們的感覺很接近骨頭系統,當我手上拿著一根棍子時,我清楚的感受到這堅硬而又有重量的回饋,這種很純粹的感知,就是我們要感應到自身身上的骨頭系統,當熟悉到這種感覺後,把這種感覺往自己上探索,在站姿的時候感受從腳底開始的骨頭,成接著小腿、大腿到骨盆到脊椎到肩胛到頸椎到頭的重量感與堅硬的感覺。就像感受棍子一樣。

接著我會感覺到一個整體骨架(頭)系統,當我微微地抬起頭,我會感受到我整個骨架系統向後傾斜。這個練習重點在於感知,把感知張作是一面湖水,在湖水輕輕的投入一顆石頭,整個湖面感會有漣漪的擴散,你覺知感受到整體的變化,因此可以確認骨架系統的存在。覺知是讓你知道身體裡面發生甚麼事情,而且是整體去感受。同時也很純粹的感知我們想感知的身體部位。

之前對於骨架系統的練習,都會著重在骨架,但是這次的練習才發現錯了,是著重在感知。感知的層次,如果當我把感知放在骨架系統,不管我對自己或對人,都是一樣的,這才讓我回到到小柴老師說的,先感知自己的骨架系統,再感覺對方的骨架系統。他為什麼會這樣說,因為重點在感知,還記得小柴老師說,我們所看到和觀察到的都PERCETION。其實沒有一個客觀的外在環境,我們都是用自己的感知在生活,而且我永遠不知道,我腦中的紅色,跟別人腦中的紅色是不是一樣。這就好比有時候,明明是一張人像右轉的舞者,但偏偏有人說像左轉。因此只要我們改變自己的感知的方式,就是改變我們所看到的東西。因此當我把自己的感知頻率調整成感知骨頭系統,對方也會變成是骨頭系統。不用管他外在看起來是一個多壯的人,有多少肌肉,當只很純粹(Pure)感知骨頭,他就是骨頭了,因此在這樣的感知下,你所有的動作,都是針對這個系統作工,因此在此同時,對方反而不知道該怎麼去抗力。或是你覺得更好去移動到他,因為在這樣的Level下,感知所帶來的整體性和一致性是相當高的。

因此可以開始練習用骨頭系統去移動對方的對練,一方可以是拿著棍子的,另一方從推動棍子到去感受為推動骨架系統。熟悉後,可以把棍子放掉,兩人雙手成掌,一人去推動另一人。過程中,被推的一人,只需自然保持一個狀態,被推時,也不用刻意收力不讓推。在這樣的氛圍下,才能練出我們真正想要做出的感受與效果。

接著就可以試著躺著去感受骨頭系統,身體躺在地板,先單手微微的往胸前舉起,會感受到整個骨架落於地面的重量或著與地面的壓力,開始變重,這時候,代表你也進到感知骨架系統的狀態,維持這種感知不變,可以用手掌,把對練坐在身邊的對手,很輕鬆地推到地板上。甚至請他抓住你的腳,只要維持這種感知的方式不變,一樣可以把對手的身體帶到地板上。

依照以上類似的方法,可以坐著、趴著甚至是側躺,代表你已經足夠放鬆到可以只感知骨骼系統。這已經算跨出了很難的第一步。接著要進到第二個階段的練習。

這個練習更接近武術或實戰的練習,就是剛剛都是很放鬆的姿勢,那如果是一個需要用力的姿勢呢?我們是否還是找的到這種感知。例如用拳頭做俯臥撐,練習的目的是當你的肌肉或身心開始受到影響時,你感知是不是會跑掉,這個很關鍵。因為我前幾天去爬山的時候,也是用感知骨頭系統的方式在爬,但在這種動態的狀態,維持那樣的感知,本來就不容易,特別上山的路不平,很容易就跑出那個狀態,隨著跑出的次數變多,會發現自己的肌肉開始痠痛,開始有些僵硬,這時候還要回到那個只感知骨頭系統的狀態更加不容易。因此中間過程,我會停下來休息一下,在那個當下重整自己,用呼吸去拿掉多餘的緊繃感,同時提醒自己要一直維持感知到整體的感覺,然後繼續向上走,整體爬完後,我覺得這樣爬山的方式,爬完後,身體其實比較不緊繃,也不會喘,甚至是鐵腿。因此我在當下想到進一步的練習,從四大運動的俯臥撐,當我們進行俯臥撐時,如果掌握前一個階段的練習,一開始感受到骨架系統,應該是不難,接著就要訓練自己三分鐘不跑掉對骨骼系統的感受,因為練習的過程中會慢慢開始變有些痠痛,就像我爬山時,那個感知的狀態跑掉,因此如何透過呼吸和感知來重整自己,變得非常重要。因為這就像真實的格鬥,甚至是體育競賽,難免都會出狀況或開小差,訓練如何快速的重整自己,才是最最重要的。

講到這裡,應該可以看到,在Systema練習的過程中,最重要的還是呼吸和感知,有些人在練習骨頭系統的時候,會錯放重點在於只用骨頭系統去作工,不是不對,只是我覺得可以層次往上升,看到其實最重要的還是練習感知,當你的感知能夠任意去切換你想感知的層級時,這才是真正的自由,而不是只是一直去學著用不同的系統去作工,這樣就有點可惜了。但除了有感知的自由,更重要的是能從混亂中再次回到感知的能力,這才是訓練的重點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